地方不一样,习俗就不一样,现在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各地的共同习俗:
1、立秋节气的习俗:贴秋膘
民间有句俗语:立秋到,贴秋膘,冬去春来身体好。说的是天凉以后,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,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、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,提高免疫力。不过,许多网友表示,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,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、夏天也注意保养,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。
2、立秋节气的习俗:食秋桃
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,每人一个,吃完把核留起来。等到除夕这天,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,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。
3、立秋节气的习俗:悬秤称人
清朝时,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,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,体重减轻叫叫“苦夏”。那时的人们认为,既然瘦了就需要“补”,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“贴秋膘”。
4, 立秋节气的习俗:吃“福圆”。而且龙眼又称为“福圆”
5、立秋节气的习俗:食小赤豆
从唐宋时起,还有在立秋,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。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,以井水吞服,服时要面朝西,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。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。东汉崔宴《四民月令》:“朝立秋,冷飕飕;夜立秋,热到头。”
6、立秋节气的习俗:吃西瓜
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,称为啃秋。而立秋这天,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——人们觉得立秋后,早晚天气变凉,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,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。
“立秋之日凉风至”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。可见,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。由于各地纬度、海拔高度等的不同,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。按照气候学上以候(5天)平均气温在10℃至22℃之间为春、 秋的标准,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,立秋时多未入秋,仍然处于炎夏之中,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,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、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。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,常年8月暑气犹重。气候资料统计表明,盆地要到9月中、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;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、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,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。立秋以后,四川盆地晚稻拔节孕穗,棉花裂铃吐絮,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;中稻、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,要提防冰雹、大风、暴雨的危害。盆地东部和西部,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、防洪工作。立秋后的盆地,时令虽仍属盛夏,但“立秋十天遍地黄”一个金色“秋天”就要到来了。
立秋节气的含义是秋季已经来临,庄稼逐渐成熟可以收获,降水、风暴、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。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。进入秋季后,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,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草木的叶子从绿
立秋是秋天的开始,度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,人们有了胃口,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。
1.饺子、渣,茄饼在山东半岛的许多地区,立秋当天的中午往往吃水饺或面条,招远、龙口称“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”,长岛、莱阳、海阳等地则相反,说是“立秋的饺子入伏的面”。在山东诸城和莱西地区,吃一种豆末和菜做成的小豆腐,俗称“渣”。当地民谚云:
“吃了立秋的渣,大人小孩不吐也不拉。”说是有预防肠胃病的功效。在江苏苏州,立秋日用茄子调和面粉做茄饼。
2.啃秋城里人在立秋当天买个西瓜回家,一家围着啃,就叫啃秋了。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爽得多。他们在瓜棚里,在树荫下,三五一群,席地而坐,抱着红瓤西瓜大吃特吃,抱着绿瓤香瓜大吃特吃,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嚼,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嚼。啃秋表达的是农民丰收的喜悦。
啃秋在一些地方也称为“咬秋”。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刻吃西瓜或香瓜,据说能免腹泻,称“咬秋”,预示炎炎盛夏难耐,忽逢立秋,把其咬住。江苏各地人们也在立秋时刻吃西瓜以“咬秋”,认为可不长秋痱子。在江苏无锡、浙江乌青,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一起吃,认为可预防疟痢。北京人有“春吃萝卜秋吃瓜”的习俗,家长必须在立秋之日给孩子买个瓜吃,并对孩子说:“吃个瓜吧,秋后好肥得滚瓜溜圆的。”当地有“早甜瓜,晚西瓜”的谚语,因为立秋之瓜要早吃,因此多吃甜瓜(也称香瓜,始于初夏,终于晚秋,味道清香甘甜,食之能够解腻)。在浙江杭州,在立秋日有的妇女吃一个秋桃;浙江双林人爱吃菱藕、瓜果等。
3.戴楸叶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历史悠久,宋代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》和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中都有立秋到处叫卖楸叶,妇女小儿将之剪成各种花样插戴的记录。直到现在,各地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民俗。在山东地区,据说立秋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落下,表示秋天来临。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在这日采集楸叶或桐叶,剪成各种花样,或插在鬓角,或佩在胸前,来应节序。在河南郑州附近农村,立秋日男女皆戴楸叶,或用石楠红叶剪刻花瓣,簪插鬓角。
与楸叶有关的节日活动,在山东有人于立秋日刚刚天明时采集楸叶熬膏,称“楸叶膏”,据说用来敷痔疮有特殊的疗效。
4.祓秋在浙江定海,立秋那天,儿童食蓼曲(俗名“白药”)、莱菔子,称为“祓秋”,认为可去积滞。在浙江舟山,则是给小孩吃萝卜子、炒米粉等调和的食物,以防积食。在浙江镇海、奉化,给儿童喝绿豆粥,服酒曲,叫做“祓秋”,认为孩子吃了长得又快又壮。
5.贴秋膘许多地方有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的习俗,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比较。因为在酷热的夏天,人本就没有什么食欲,饭食清淡为主,两三个月下来,体重大都要轻一点。秋风一起,有了食欲,想吃点好的,补充一点营养,补偿夏天的损耗。补的方法就是“贴秋膘”: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做法的肉,如炖肉、烤肉、红烧肉等,“以肉贴膘”。
6.饮水清署在江浙一带,有立秋时喝“新水”的习俗。所谓“新水”,就是刚从井中打来的“新鲜水”。据说这样不但可免生痱子,又可防痢疾。在四川雅安,则是将井水放在阳光下晾晒后家人一起喝,以免得疟痢。
在四川三合,“俗谓立秋正刻饮水一杯,则积暑消除,秋无肠泄之病。”
岐黄家又云:“服清暑方一剂更妙。”
7.赤小豆“补秋脱股”
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在立秋日用水服下七粒红豆,认为可避免疟疾。河南郑州称为“避疟丹”。浙江地区多用井水来吞食。在云南镇雄,“先以布袋盛红豆入井底,及时取出,男女老幼各吞数粒,饮生水一盏,以为可以不患痢疾。后来,用五色或七色布,剪成大、小不同方块,错角重叠,粘连缝就,载于小儿衣后,叫做‘补秋屁股’。”
8.秋社秋社本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始于汉代,后来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。此时收获结束,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拜谢。宋时秋社有食糕、饮酒、妇女归宁习俗。唐韩俚《不见》诗:“此身愿作君家燕,秋社归时也不归。”在某些地方,至今还流传有“做社”、“敬社神”、“煮社粥”的说法。
老虎
8月开始财运最好,数钱数到手抽的3大生肖,财运旺到爆,喜事连连
生肖虎
属虎的人,8月开始,属虎的人会渐渐转运,咸鱼翻身。会有跳出一潭死水的机会,比如离开已经倦怠的工作跳到喜欢的行业,如果是学生则可能会在升学求职时交到好运。建议生肖虎在8月时多收集各种信息,遇到能改变自己的机会一定要抓住,万万不可错过。
生肖马
属马的人,8月开始,身边的朋友可能会陆陆续续的传来走入婚姻殿堂的好消息,如果你是单身,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认识有缘人的机会。在加上肖马人进入8月后,桃花运开的极旺,因为你要相信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魅力无限,可以吸引到自己中意的人,对于单身的朋友来说是解决单身最好的时机。有暧昧对象的马儿们则可以更积极,争取确定恋爱关系。而非单身的属马的朋友和另一半则是爱情升温,甜蜜得羡煞旁人。
生肖羊
生肖羊
属羊的人,深得财神偏爱,横财大发,偏财中奖,一夜变富豪,一生好命如锦绣,有勇有谋有远见,十有八九是富贵之人。8月开始,会有贵人前来送财,出现了很多的机遇。未来的8月里,轻轻松松就能挣得大钱。命中有“太阳”吉星高照,会得到男性贵人的帮助,只要肯努力,就能顺利度过财运不济的坎,接下来就财运会越来月平稳,钱财也会越来越多,进入新的月份之后,属羊的人们运势真的很好,要够抓住机会去发展事业,大展宏图